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三、思之平仄用韻筆記

「三」之平仄用韻

「三」,古作弍。
「三」:下平聲,思庵切,音毿,十三覃韻。

一,數名。莊子齊物論「二與一為三」按三,近世公牘帳簿記數多作叁,商碼作lll,阿拉伯數字作3。

二,多數之稱;如易「利市三倍」論語「焉往而不三黜」左傳「三折肱為良醫」(楚辭作九折肱)皆不必限以為三者,蓋一二之所不能盡,則約之以三耳。見汪中釋三九。

「三」:仄去聲,四暗切,音鬖。二十八勘韻。
再三也。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資料由辭海,中華書局印行】


但屢讀古人律詩中「再三」的對句用韻絕大多數以平聲用:
過廣愛寺,見三學演師,觀楊惠之塑寶山、朱瑤畫文殊、普賢 其一(宋·蘇軾)
「敗蒲翻覆臥,破裓再三連」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唐·劉禹錫)
「鍛翮重疊傷,兢魂再三褫」

送章監丞守廣信 其一(宋·方岳)
「再三疑壞證,第一是貪風」;等等。

文獻記載「再三」為仄聲,詩人們總作平聲用。。。也得隨意吧!


自註:
三作平聲,是為數名。
三作仄聲,有仔細考慮之意。




「思」之平仄用韻


「思」,古作有三韻。
一,塞茲切,音偲,支韻。
1, 計慮也。禮曲禮:「儼若思」。
 按毛詩指說引梁簡文說:「發慮在心謂之思」。

2, 念也。慕也。如相思,去思。

3, 凡言相憐哀。江濱謂之思。見方言。

4, 悲也。文選張華勵志詩「吉士思秋」。

5, 助語。a)用於語首。詩大雅文王「思王多士」
    b)用於語中。詩大雅文王有聲「無思不服」。
    c)用於語末。詩周南漢廣「不可休思」

6, 姓也。以諡為氏,明詩志道見:萬姓統譜。
    按唐時之突厥,明時之土司,俱有「思」姓。


二,思字切,音伺,寘韻。
  猶意也。文選楊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按詩思,文思,義並與此同。


三,思哀切,音腮,灰韻。
  見于思條。

【資料由辭海,中華書局印行】


另補充資料:思於灰韻,是鬚。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