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2021年3月詩作及散文



《正月十五夜月》
次韻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
燈光上元夜,星願枕春刀。
芙與酒相近,枝乘綠半高。
已消綿雨露,稍寄薄鴻毛。
橫岸誰箋墨,輕雲騰白毫。

其二
杯深人月影,久坐小香城。
眾守非常靜,天時一樣明。
尚多飄落下,何可問相傾。
淺淺紅趨紫,枝頭再漸營。

次韻杜甫《雨》四首
其一
春來知汝意,輕透淺深行。
鳥影無尋得,花妝嫩未明。
可多餘露韻,尚且去塵聲。
上下縈三象,長悠寄沃秔。

其二
塵露下凡時,朦朧千縷絲。
何尋輕所在,宜作慢推遲。
杳渺風花畫,飄浮南北辭。
晨曦隨淺寫,夜也淡宵帷。

其三
滌去茫然路,靈眸草色歸。
芊芊迴野水,半半罩煙霏。
樹得玲瓏意,田將錦繡衣。
濃濃何日後,經始況疏稀。

其四
微聲萬籟滋,滴響早還遲。
垂下千秋練,隨之少苦飢。
有思今日靜,解道昔年悲。
若許潺如曲,輕輕弦雨絲。

次韻杜甫《朝》二首
其一
初暖至先南,滋滋春綠含。
露潛叢盡遠,青復路前參。
樹骨天雲錯,槐枝巢鳥貪。
鱗痕何許現,吹動淺浮潭。

其二
步入縱橫裏,頻繁景漸開。
飄吹江醒覺,整備客將來。
車過浮塵走,樓間樂燕迴。
爭呈新日色,忘卻幾輕雷。

次韻杜甫《夜》二首
其一
神弦靜月弦,香氣藉春眠。
岸影明霓色,光鱗如蜿蟬。
可知疏落處,橫渡慢行船。
儘管還來去,從容走兩邊。

其二
模糊春不意,燈影透雲稀。
何奈奈吹醒,愈深深倦歸。
車橋橫半隱,雨粉降輕微。
尚有餘寒步,階前旋葉飛。

《社火》
次韻杜甫《社日》兩篇
其一
阡陌濃花氣,亭林映日輝。
人間催作活,香意未相違。
閒拾青蔥趣,稍清俗慮微。
鵑啼何不易,再道旭晴歸。

其二
平凡如日照,百里寄花功。
青紫參紅黛,老年諧稚童。
放懷新草色,快步逐春風。
吹過乎非是,何君惜箇中。

-

忘憂
容易不容易
心性使然
簡單的,捨得得失

-

對手,競賽或鬥爭的對方。在有競爭有進步的情況中彼此之間憑着互相影響之下還可以互相欣賞,結交來往。如果大家都是君子胸懷,那競爭的項目更有可能發展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敵人,敵對的方面;敵對的人。含着仇視的底蘊而不擇手段,繼而你死我活的惡念,總做不出好事來!

-

朦朦朧朧的季度
一陣冷冷,一陣暖暖
徘徊了陰晴陰晴
迷失,是這時候的過客
因為迷失
可以不斷地尋找
可以陸續發現
可以錯,可以改
可以有所覓得
讓迷失轉出機會

-

「晴雅集」在大陸被下架,說是抄襲。以知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虛實,卻不清楚抄襲那些和原裝的高下,想比較一下。又因為太美的宣傳短片,更加要看看是怎麼的一回事,便當了Netifix的客戶,看個究竟。
優雅的人物造形,高超的數碼合成特技效果,一流的視覺藝術享受,絕!
故事性是最弱一環,無論主角之間存在是相知或是所謂的曖昧,淡淡然交待情之所以,未能烘托出生死與共的深度,欠缺了說服力。這方面唯有靠自己根據先前所看的宣傳片段來聯想情節。反而箇中人比妖可怕的引子倒有點意思。這兩小時的佈局,少了細膩的情感透視,也嫌末段的打鬥畫面稍長。雖然總結全片只得美得不得了的意象吸引,還是翻看了多次。讀到一些評論說是腐女最愛,那我這個已婚大嬸,子女也成年的觀眾應該同是錯落在美之中。
 
PS 一大抄的推算,有關中國遠古的穿越概念記載如下:
東晉葛洪《神仙傳》卷五《壺公傳》東漢費長房有「縮地術」神術,能縮地脈,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
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萬物最原始的實體--氣。宋張載《正蒙·太和》: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明宋濂《黃仁淵靜字辭》:雲行雨施出自天,神功不宰超虛元。構成物質世界的本元。即太虛之元氣。
而現代電影中先是「哆啦A夢」的隨意門,再是「哈利波特」的西方魔法陣,才數到「奇異博士」吧!

-

果,由種子長成
也許牽藤掛葉
或者花前花後
繼而孕育着種子
代代鮮活種種
今天,絕少死纏爛打
多活得瀟瀟灑灑

-

因為有扁平足,自會走路以及整個學生年代,膝蓋都經常因跌倒而擦傷。但投身社會工作之後,不知為何便不再有這個受傷機會。
昨天,走到園林探探大自然,或者有一段時間沒出走活動,竟然跌倒擦傷了。看着膝蓋上一塊久違的磨薑血肉,只好安慰自己這是返老還童的啦!

-

一壺風波
他們逃跑啦,哈哈哈
你們先前也逃跑
這逃跑可笑嗎
那大家都可笑
這逃跑是人之常情
那大家都可憐
看來,這逃跑不是好事
他們,你們,我們
有分別嗎
 
這壺盧着實?着空?
是茶?是酒?
是藥?是水?
很玄

-

「思無邪」,心無邪意;心歸純正。 《詩·魯頌·駉》:思無邪,思馬斯徂。《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然《詩(詩經)》名篇:《鄘風.相鼠》,《王風.黍離》,《召南.摽有梅》,《衛風.木瓜》,皆是采風問俗。而從古至今的發展,許也大不同。
又《詩(詩經)》名篇:《子衿》,《桃夭》,《關雎》,《靜女》,《草蟲》,以及《鄭風.野有蔓草》等等;若為「思無邪」於始,純淨,清靈,無關風月。但現今,終於怎麼啦?也倒真要問一問俗,那裏「思無邪」!
或從孟子觀點之一,認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是一種先驗的人性論。《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但概觀這性本善,真的毫無耐力,不堪一擊。一旦墮入紅塵,轉眼便以倍數燃點出貪、嗔、痴。這「善」,實也奈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